近日,应急管理部组织编制了《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百问百答》(以下简称《百问百答》),旨在更好地服务广大基层,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解决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,提高基层应急预案质量。
《百问百答》定位于为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开展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“解疑释惑”,分别从预案类型、编制程序、编制内容、预案管理等四个方面,梳理了101个问题及其解答。
83.村(社区)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是什么?
通常包括适用范围、应急组织机构、信息接报与预警、应急处置、分灾种处置要点、应急保障、预案管理、附件等内容,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调整。
84.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部分应明确哪些内容?
村(社区)可结合实际自主决定是否成立应急领导小组。
(1)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的,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与主要职责。村(社区)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,成员可以由“两委”班子成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,主要职责通常包括:组织制定村(社区)应急预案;防范化解本区域主要风险隐患;组织开展预警响应、先期处置,协助上级开展应急救援、现场秩序维护、善后处置、管理发放应急物资等工作;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宣教培训工作。应急领导小组可结合实际,设置若干工作小组,如综合小组、应急救援与转移安置小组、秩序维护小组、后勤保障小组等,分别明确小组负责人、成员、职责和联系方式等。
(2)不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的,可直接沿用村(社区)日常管理体制机制,充分发挥“两委”领导班子职能作用,明确各岗位的应急职责;也可明确若干工作小组,在“两委”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。
85.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风险防范部分应明确哪些内容?
(1)简述主要风险。村(社区)应当在综合(总体)应急预案中简述本区域的主要风险隐患和危险源。
(2)确定责任人和主要任务。明确风险监测与报告的职责任务与责任人,同时明确“对于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和苗头信息、预警和险情信息应当及时报告”。
(3)选取风险的体现形式。风险隐患梳理工作形成的相关成果可在预案中以图表形式体现,如村(社区)风险辨识清单,即包含主要风险点位、主要风险类型、风险管控措施、风险管控负责人等内容的表单,有条件的可形成风险隐患“一张图”。
86.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信息报送部分应明确哪些内容?
(1)信息报送主体。村(社区)“两委”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。
(2)信息报送对象。一般包括所在乡镇(街道)、县级有关部门或110、119、120等报警和急救电话,根据需要及时通知本区域受威胁的相关单位和群众。
(3)信息报送的程序。
①村(社区)“两委”接报群众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后,首先简要核实并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影响范围。
②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,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。
③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上报事件情况。
④在事件处理过程中,持续关注事件发展情况,及时上报进展和变化。
(4)信息报送的要求。首报要快,主要报告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造成损失等基本情况;同时,对于人员伤亡或被困等其他重要情况主动核实并续报,根据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或救援机构紧急呼救或请求支援。
相关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