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应急管理部组织编制了《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百问百答》(以下简称《百问百答》),旨在更好地服务广大基层,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解决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,提高基层应急预案质量。
《百问百答》定位于为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开展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“解疑释惑”,分别从预案类型、编制程序、编制内容、预案管理等四个方面,梳理了101个问题及其解答。
87.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预警部分应明确哪些内容?
明确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递等内容,即如何接收预警信息和收到预警信息后怎么传、通过什么方式等。
(1)预警信息的接收。明确村(社区)的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,有关责任人员要保持通信联络畅通,及时接收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和警报信息,密切关注广播、电视、互联网媒体播发的预警信息。
(2)预警信息的传递。明确接到预警信息后的传递措施、负责人和工作任务,以及针对老、幼、病、残、孕等群体和学校、养老院等特殊场所的传递措施。传递方式可通过广播、显示屏、宣传栏、微信、电话、“大喇叭”、警报器、锣鼓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,最大限度扩大预警信息传递范围、落实预警叫应机制,确保到岗到户到人。
88.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响应程序部分如何编写?
以下提供应急响应程序示例,村(社区)可在预案编制过程中根据实际进行调整:
(1)信息上报。村(社区)人员发现突发事件,第一时间拨打119、120等报警电话,并向村(社区)上报信息。
(2)信息核实与先期处置。村(社区)“两委”立即核实情况,协调组织村(社区)应急救援力量开展转移安置人员、控制危险源、管控现场等处置措施,并向乡镇(街道)、有关上级部门报告,根据现场情况请求支援。
(3)提供应急保障。乡镇(街道)、上级部门、专业救援力量抵达现场后,村(社区)应及时主动报告有关情况,为实施应急处置和开展救援工作提供必要保障。
89.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先期处置部分如何编写?
以下提供先期处置示例,村(社区)可在预案编制过程中根据实际进行调整:
(1)秩序维护。根据现场需要,组织村(社区)民兵、物业保安等人员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划定警戒区域、维持现场秩序和引导救援车辆等工作。
(2)疏散转移。对于受到灾害威胁的群众,及时组织转移和疏散至安全地或紧急避难场所,对老、幼、病、残、孕等群体进行优先安置,应确定专人负责叫应叫醒和转移安置。
(3)协助救援。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,村(社区)应急队伍协助到场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抢险救援。
(4)人员救治。对转移到安全地带的伤员进行初步检查、监护及救治,并向医疗急救机构告知伤者基本情况,争取救治时间,适时开展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。
(5)物资保障。筹集或申请上级帮助解决食品、饮用水、衣被、医疗、住宿等基本生活物资,也可与辖区内超市、小卖部等建立协调机制,确保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救助。
(6)宣传引导。做好现场舆情收集、灾情统计、宣传引导及安抚工作。
90.高风险地区村(社区)应急预案中的疏散转移部分应明确哪些内容?
明确主要危害及受威胁人员、疏散转移路线、转移方式、转移联系人、转移车辆及联系人、应急救援物资和安置地点等信息,并建立相应图表。
(1)联系方式。针对村(社区)特殊群体要制定“应急一对一帮扶”台账,明确居民联系方式、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和转移方式。
(2)疏散路线和方式。村(社区)预先明确安置地点、设定转移路线、疏散方式等,需要车辆疏散的,应提前明确转移车辆的联系方式等信息。
(3)应急救援物资清单。疏散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清单主要包括担架、扩音器、警报器等的数量、规格、存放位置等,确保需要时能够随时调用。
(4)高风险地区的村(社区)强化准备。受山洪、泥石流、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威胁或危险化学品工厂、尾矿库周边等高风险地区的村(社区),尤其要强化人员疏散转移避险措施,必要时单独制定疏散转移避险工作方案。
相关文档